学校要闻

【疫情防控】宿州学院师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发布日期:2020-03-10 浏览次数:

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工作的关键时刻,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课堂,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开展“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直播活动,宿州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在线收看直播,进行讨论。教务处、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各渠道充分宣传本次“思政大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听课组织工作,通知全校所有有思政课的班级学生按时参加听课。已安排思政课的班级,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在线直播学习,直播结束后组织在线讨论;课程冲突没有参加在线直播学习的,由思政课老师组织学生回看教学视频并组织讨论。

本次网络思政大课邀请到了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和冯秀军教授,他们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思政课教学内容,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课程结束,四位教授为同学们现场答疑解惑。这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给师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允老师表示,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四位教授分别结合《原理》、《概论》、《史纲》、《基础》思政课的四门课程,以“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战‘疫’里最美青春---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四个主题,给全国的大学生上了一堂鲜活、现实而精彩的思政时政课。从《概论课》的视角,同学们认识到疫情不仅仅是一次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大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一次现实检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历经磨难和考验,也一次次向中国和世界交上了满意的答卷。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在责任担当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热血青春!

马克思主义学院叶焕勤老师表示,在河南信阳家中线上收看了全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四名专家分别结合书本内容向我们解读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了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深入浅出,这令我备受鼓舞和激励。生于种花家,何其荣幸?中国战“疫”,凝聚中国力量,彰显大国担当。疫情尚未结束,这样一堂课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疫情中我们没有局外人,每一个人不仅要有感动,更要有行动,自觉从自我做起,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党中央,相信我们的医务人员,相信我们的科研人员,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一定能赢!没有一个春天不到来,待到春满园时,我们一起感受春天柔和的春风。

19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吴睿表示:“今天听了王王炳林教授的讲课,内心有很大的感触。他带领大家回顾了历史上中华民族遇到的一些磨难,表示历史进步的前提是善于化危机为机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汲取历史的智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次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金未龙表示,“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很让人感动。在灾难面前,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勇于回应时代的挑战,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石鉴宇说:“冯秀军教授提到战疫一线中的90后、00后,他们肩有大任,行有大德,在抗疫中展现了他们的义与情,让青春蝶变。作为他们的同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尽我们所能,为战疫奉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韦叶祥说:“在这堂疫情防控思政课上,艾四林教授提醒大家要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新型肺炎的”乌云”终会消散,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待到春暖花开之际,阳光明媚之时,我们再共同约定,一起行走于祖国的大川南北。”

1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郝来好认为:“在这场史诗级的武汉保卫战中,90后、00后这群年轻人勇敢奔赴前线,成为了最美逆行者。他们奏响了爱国情怀永在心中,伟大复兴我在征程的强音,让我很佩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肩负起年轻人的责任,同全国人民一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通过收看此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厚植了爱国情怀,树牢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撰稿:张苗、大学生记者团苏莉莉 编辑:王金岭 审核:李真 新闻编号:200320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学府大道1769号(教育园区校区)   安徽省宿州市汴河中路49号(汴河路校区)

邮编:234000    电话(传真):0557-2871003(工作时间);0557-2875008(非工作时间)    招生咨询:0557-2875025

  • 官网微信

  • 官网微博

   Copyright . 金莎9001zz以诚为本·信誉第一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与信息中心 皖ICP备05003569号-1